从2009年开始,四川农业大学实行双向选择的精英导师制,约有20%左右的本科生能够获得导师的指导。2010年,该校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全员导师制,让导师制惠及所有本科生。
在四川师范大学,部分学院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已有10年的历史。今年5月,该校制定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试行)》。10月,召开“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推进会”,表明了在学校层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说,通过班级授课和课堂教学,保证了人才培养必需的规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弥补学分制尚未完全实施的缺陷,避免齐步走、“一锅煮”和模式化的弊端。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无需赘述。但要全面推广这项制度以实现“全覆盖”,依然面临诸多障碍。比如,由于生师比的缘故,导师数量不够,导致“僧多粥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比较重,很难再单独抽时间细心指导本科生;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每位导师究竟指导多少个学生最适宜?四川农业大学党政办主任丁林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他认为:“从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和经验看,每位导师指导的本科生为5—10人。而在我国实行本导制的高校中,每位导师带的学生普遍达10—20人。”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生师比持续走高,这成为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一大障碍。根据教育部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扩招前的1998年是11.6∶1;2007年攀升到17.28∶1;到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
丁林担心:“建立和运行在高生师比之上的本科生导师制,恐难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和低效益的现象。”
四川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已有10年历史。该院教师李睿先后带过多位小学教育、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她说:“最初,我并不理解本科生导师为何物,很少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导师,仅仅处于‘学生找我签签字’的工作状态。积累多年经验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导师的作用,初步形成自己的理念与方法。”
困境二:运行机制不健全,难以激发导师积极性
提及导师制,人们的脑海里往往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导师与二三学子,相聚一堂,相对论学,剖析疑难而外,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这一理想化的画面,昭示着通过建立良性的师生沟通机制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本科生导师制一旦要全面推广乃至实现“全覆盖”,一些原本隐而不见的问题便浮出水面。根本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在推广本科生导师制时,没有健全的运行机制保障,缺乏必要的平台和条件支撑,如没有充足的资金、固定的场所,又如定位不清、热情不高、监管不力等。
丁林说,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指导关系,是健康持续交流互动的前提。现实中,“指腹为婚”、“组织安排”的情况大量存在。以此绑定的指导关系十分脆弱,其后续合作缺乏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成立之初,也实行过本科生导师制。虽有收效,但无政策支持,最终没有坚持下来。直到今年10月该校召开“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才感到“为我们打了气、加了油”,并准备在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的58名学生中试点。
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酬金标准,为导师指导学生计发一定的报酬,这是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做法。事实上,我省高校本科生导师津贴标准普遍偏低。
比如,省内某高校规定:“担任导师完成其工作任务,按一年20个课时计入工作量,其工作量津贴按每年每生60元核算。”该校老师说,就算一个导师“顶额”指导20名学生,一年也只能拿到1200元津贴。这对大学教师显然没有吸引力。
更何况,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指导学生成绩突出,没有绩效奖励;指导学生敷衍了事,也没有惩戒措施。考核评价很难逗硬,激励手段不够,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探索一:从校内走向校外,多途径丰富“导师资源”
2013年初,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在房地产专业和地理科学专业启动了“校外导师制”。该院成立“校外导师指导工作委员会”,从院友录上选出50多名杰出院友,经过指导老师商议筛选,以及院友自身考虑,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位院友参与“本科生导师制”。
同时,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征集自愿参加校外导师制的同学,最初共有187名同学报名参加,最终选出33名同学加入本次校外导师制项目。该院还建立了“项目跟踪调研评价小组”,负责对校外导师制各个实施阶段进行跟踪调查与评估。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的叶熊焰老师指导了该院2011级和2012级的4名本科生。他为4名大学生提供了师范生技能学习训练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教学前沿动态。
该院2012级学生姚萌说:“叶老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有关说课、备课等方面的知识,教会了我们很多教师的基本技能。叶老师的一堂《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真正的‘翻转课堂’。这些前沿的教学模式在大学校园里很难见到、学到。校外导师制带给了我们这一切。”
2014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实施“本科生企业导师制”,共聘请57位企业家及行业精英担任企业导师。他们大都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
截至目前,企业导师们通过论坛、讲座、班会、企业参观、创业指导等形式举行职业规划或创新创业类辅导50余期。比如,该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401班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前往青白江工业开发区了解2008年地震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参观公司的大型加工厂房,了解公司运营流程和研发中心建设状况;在2015年“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该院由企业导师指导的“东方女儿国”项目取得该项目的金奖。
西南民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罗晓芹说,“本科生企业导师制”是该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效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了校企联合的力度。
探索二:划清边界,强化激励,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
本科生导师跟辅导员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边界没有搞清楚,导致很多本科生导师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自己该管的,要么担心越权,不敢管,流于形式;要么事无巨细啥都管,与辅导员职责重叠,让学生无所适从。
四川师大学生工作部部长朱建军说,我们注重理清了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的关系。辅导员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本科生导师不承担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义务,职责定位为学业指导、就业创业指导、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和能力培养等。
为了防止本科生导师制的形式主义倾向,四川师大制作了《导师指导记录手册》,要求师生认真填写。这手册也是检查评估的依据。“我们要求各学院把本科生导师工作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审、晋级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周介铭说道。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四川师大法学院向苏州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等借鉴经验。法学院党委书记唐青利说,本科生导师制在该院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关键原因在于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除了按指导人数计算超工作量外,经考核获评全校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并在评优评奖、职级晋升方面优先安排。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本科生导师。
西南民大管理学院要求导师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1次,一学期面谈或集体指导4-6次。每次约谈之后,由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上填写指导记录并签名。
该院实行导师岗位津贴,给予相应导师指导费,前3年标准为100元/生/年,毕业论文指导费标准为8个课时费/生。根据指导记录支付相应指导费,一学期完成4次指导,按100元/生支付;未完成4次者,不支付费用;超过一次,按200元/次支付。同时,根据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显著者,授予“优秀导师”称号(约占导师数5%),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探索三:为创新项目安排导师,给创新人才精准指导
成都医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早在2008年,该院就正式开展“项目”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并逐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3个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为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该校对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的,计指导教师36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对超目标完成的项目,指导教师计额外工作量,按(发表论文数-1)x10标准计算。
正是在这种鼓励创新的氛围中,老师和学生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建立了“伙伴式”新型师生关系,增加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对于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而言,是难得的积极探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邓峰美说。
截至目前,成都医学院2012-2015年立项的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青年教师 指 导 的 项 目 数 达 到 了 95.56% 。 在2012-2013年该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23个项目中,其中有7项主持者正在参与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2008-2015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250篇(其中SCI3篇,核心统计源194篇,一般期刊64篇),参与学生2500余人。
对于期望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的本科生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提高机会。2008年获得全国“百优”博士论文的浙大博士何艳本科期间在四川农大就读。读本科时,何艳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验项目,激发了科研兴趣,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养,本科毕业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在设置导师制的形式时,四川师大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学院因地制宜作出自己的选择。周介铭说,可以搞全程导师,从学生进校管到毕业,也可以搞低年级导师和高年级导师;可以搞项目导师,比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也可以搞英才导师制,针对一些学习能力特别强,综合素质特别好的同学,选拔一些教师为其指导。
探索四:既做经师,更做人师,育人永远比教书更重要
2014年,四川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世民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他曾长期担任本科生导师,经常主动通过单独或集体约见、电话、短信、QQ、Email等形式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年来,他协助排解过的学生困难包括:大学生活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社会实践遭遇挫折、就业困难等。他还利用多种资源为本科生提供锻炼机会,鼓励学生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他们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刘世民说:“当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并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就成为年轻心灵的启迪者、激励者和指导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育人永远比教书更重要。”
四川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饶显周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解决“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他说:“有老师跟我讲,过去不太喜欢成绩不好的学生,但深入接触了解后,发现他们也有各自的长处,也有可爱的地方。过去专业教师上完课就走了,现在很多都会留下来同学生聊天,邀学生散散步,摆摆龙门阵。”
目前,四川师大2010级教育学专业学生费媛正在攻读澳洲迪肯大学教育学院语言教学(TESOL)硕士课程。她今日的成功,离不开本科生导师李睿的开导。费媛不是一个自信的人,李睿经常给她心理上的指导,每次见面都会提醒她放轻松,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费媛考研失败,长时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觉得没有脸面找李老师交流。后来,因为要找导师签字,她不得不硬着头皮找了李老师。费媛说:“见面后,李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顿。然后,她又很温柔地对我说:‘人生的路还很长,一次失败根本就不算什么。不要时刻把失败的标签贴在自己脸上。’李老师的这些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2010年,四川农业大学开始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所有学生在大三的时候都配有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实验、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图为导师(右)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刘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