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中科院,梦开始的地方——记校团委学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小林
2012-10-18 17:40  点击:[]

茧的存在是为了蜕变成蝶,而蝶的存在是为了完成茧的梦想,它是茧生命的终结者,也是茧的重生,只为飞向那如星空般浩瀚的天空,来一次生命的旅程。正如余小林的新旅程即将开始。

关于中科院

一提起中科院,余小林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便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她是这样说的,“中科院是搞科研的地方,做科研就必须严谨,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需要装作很懂,说着模糊不清的事情。”。在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学子一同参加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夏令营的时候,余小林就以优秀的表现让中科院的老师印象深刻:听讲座认真专注,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参观实验室表现出川农学子良好的素质;发挥自身学生干部的特质,以两天的时间成功策划并组织了总结晚会。最终被评为夏令营“优秀学员”,并作为唯一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做交流发言。

“自信,就是我当时的表现我相信自己,我就是我,无法替代!”回忆起中科院面试的情形,余小林依然自信满满,“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已经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了。”原来余小林在面试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就连去北京的路上都在看书,没让自己休息,这让她在面试中表现的很出色:一段长达十分钟英文叙述雅安到北京的心路历程,顿时征服了面试老师,最终余小林仅做了一张专业考卷,并以省去英文文献翻译的环节,成功获得了保送资格。所以说,机会永远都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够永远走运。

改变不了,便接受

余小林,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里,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状况很复杂,也因父亲的突然患病坠入低谷。在余小林高中的时候,父亲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矽肺病,医生告诉家里人,病治好的可能性不大,这对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来说就是噩耗。这坚定了余小林要加倍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心。她把上大学后争取奖学金当作是减轻家里的负担。就这样一个小身板里,却住着一颗坚强的心。走进她,你会发现她的自信、乐观和谦逊。

2009年,余小林顺利进入四川农业大学。由于雅安地处偏远、消息闭塞,刚进校门的余小林很懊恼自己的这么好的成绩不该来这么偏远的地方。直到她看见学校里一块写有“大学学什么?”的横幅,才思考了很多,最终决定安下心来学习。很快,她便开始熟悉校园,军训前就已经弄清楚学校的大体情况,并找到兼职工作,曾让同级同学误认为自己是师姐。但她丝毫没有因此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只是认为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学习工作,两头抓

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也许不被有些人认同,但“学习能力改变命运”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有了较高的学习能力,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品格,那么成功就离自己不远了。余小林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也一直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这一宗旨,不管再怎么忙碌,也始终不落下学习进度。三年来综合测评稳居全年级第一(415人),专业成绩名列专业第二,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专业奖学金”还一次性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并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现已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工作方面,她也是认真参与、积极奉献。曾担任林学院团总支实践部副部长、林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校团委学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且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院校级活动累计达30余次。她强调不带着功利的性质去做事,学生干部受到大家信任与支持,就是应该为同学们做实事,而不是只说不做。不计较付出、不惧怕苦累,只要能为同学们带来便利,那做为学生干部的使命就达到了,而且在平时的工作经历中认识了许多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将是最大的满与收获。

在对待学习与工作这两方面时,她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列一张时间清单,以重要性为横轴,以急迫性为纵轴,这样就能很明确要做的事,优质、优效地完成各项事情。

除了以上这些,她还连续两年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连续三年获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获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校院级荣誉与证书共计20余项。

破茧成蝶,新起航

目前,她已被保送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明年九月将去北京开始人生的新旅程。她准备把重心放到科研上面,能够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将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回报社会,她强调了自己的家乡,想要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也有出国深造的想法,所以她并没有满足通过英语六级,之后辅修了英语双学位。她表示想不断地开阔眼界,向更多优秀的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制在心中,扬帆起航的号角已经吹响,衷心祝愿余小林在今后的认识历程中大放光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