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部干事到学院学生会副主席,从优秀志愿者到优秀学生标兵,从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再到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一路走来,她从未放弃,也不会放弃,她就是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级本科生周莉。
怀揣梦想扬帆起航
初入大学,她怀着对优标的好奇,走进了优标答辩的会场,领略了讲台上师兄师姐们的优秀,梦想的种子在心中萌发。
刚读大学,大家都有迷茫与忐忑,但是她不怕,认为只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想好自己的路,坚持自学,定好目标,便无惧。她善于规划,习惯记录,做事分清轻重缓急,不落下任何一件事情,这样的方式利于规划她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她喜欢在‘MOOC中国’上寻找资源,借买教材。她习惯标注笔记,不懂就问,每一次实验和作业她都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临近考试,她从不盲目,她的高效复习成就了她的今日。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偏科这种说法,她的每一门课程都做到尽善尽美。她注重实验,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大一的学业结束时,收获了必修综测专业排名双第一的周莉,鼓起勇气毅然参加了学院的优标候选答辩,认为这是尝试,就算失败了,至少让自己知道差在哪儿。”
播种关爱 传递希望
周莉在大一加入爱心站做公益活动,每周六七点半的早晨准时在校门口集合,步行2个小时走到南郊的一个寺庙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她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看他们的笑容。大一寒假,她组建了支教队,参与公益组织的招募,通过层层选拔,她的队伍脱颖而出,哪怕过程艰辛,“当时压力特别的大,我们毫无经验可谈,并且只有3个支教名额,我们又毫无经验可谈,那是我在大学中的第一次熬夜赶材料。”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支教经历。
大一暑假,周莉带队参加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美慈赞助的加油乡村系列活动。目的地是云南鲁甸,那里物资匮乏,倾盆大雨,泥石流,交通不便。住宿也不便,教室白天是孩子们的活动室,晚上便是他们团队打地铺的“宿舍”。哪怕是这样的艰苦条件,他们也坚持下来了,因为她喜欢看到孩子们天真单纯的笑脸。有次一个孩子没来,周莉和小伙伴去家访看望,才发现孩子们每天经过的小溪,因为连续的暴雨,水流已经变得了湍急且漫过膝盖。团队中的伙伴们找来枝桠做拐杖,都只能互相搀扶着淌过河流。但大部分孩子坚持来到了支教点,他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渴望和对大山外的世界的向往,所以他们更积极地投身于短暂的支教生涯中。
“支教的意义在于为孩子们播种梦想和希望。让他们为走出大山的想法而努力学习,自己用有限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力量很小,但希望带给孩子们些成长的力量。”她也在收获。
心怀感恩 收获自己
大一时明确目标,大二时付诸实际,大三时收获自我。她挥洒了多少辛酸汗水,付出了多少青春热血,只有她自己知道。
大二时,周莉加入Wing Studio工作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在适当的时机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她曾在工作室的ACM编程比赛热身赛中取得了工作室第二名,顺利加入团队代表学校参加四川省ACM编程比赛。在学校建校110周年校庆上,她用专业知识献礼校庆,前端自适应的响应式网页是团队集体的智慧,“校友之家”网站平台则是周莉和她的团队伙伴们用bootstrap前台框架、JQuery等技术献礼校庆的作品。“校友之家”网站平台搭建时恰逢考试临近,在这样的高压状态下,紧张的时间,繁重的任务,压迫着周莉透不过气,她在高压的环境下完成了献礼校庆的任务。
对于师弟师妹们,周莉道大一时应打好专业基础,明确专业方向,找准自身专业定位,明确自身发向后,努力朝着它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