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池,资源学院2015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生,曾获川农高科二等奖学金、陈育新三等奖学金、优秀大学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即将进入南京大学攻读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
谈及被保送的经历,从容与自信是刘书池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她说,当得知消息的时候没有特别激动,但是真的很开心,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坚持走好脚下每一段路,成功才可能不期而遇
“我需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可能是许多懵懂的大一新生进校就会思考的问题。而作为新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一员,刘书池也曾经历过短暂的选择迷茫:咨询过父母、老师和师兄师姐,尝试选修相关课程、了解自认为比较感兴趣的方向。
只是相对于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问题而焦虑不堪的同学,刘书池显得格外谈定:“对于专业,我并没有存在太多疑虑,每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她认为,“本科阶段,我们对专业的学习,都是‘囫囵吞枣,博而不精’的。很多学术内容要读到了研究生才能进一步学习。想太多只会束手束脚,没有用处。踏实地学下去,到了研究生阶段,再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方向钻研。”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成了他大学生活的引航灯,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测验,每一门考试,最终以必修课加权成绩89.1,综合素质测评成绩91.8,位列专业双第一。加入社团和部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提升综合实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自己所学所想放到大环境中接受检验。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也让她顺利拿到了学院的保研资格。研究生阶段刘书池依然坚守在自然地理专业,选择攻读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她说“本科4年积累的基础,继续做下去会更踏实,也想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来印证自己当初坚持的正确性。”
让阅读好习惯成就生命中的任何一种可能
“淡墨花香,书池寻觅”。阅读是刘书池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平时的课业,图书馆是她呆的最多也最喜欢的地方。阅读能让急躁的她变得平静,让她在忙碌中慢下来感悟生活、品味人生。
“闲暇时间爱翻点书,没有特定的类型,只要能打动我,都愿意去翻第二遍。”《红楼梦》、《飘》、《人性的弱点》、《傲慢与偏见》……书中的每一个人的经历都让她在面对现在选择时变得坚定:每次做实验做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想到《活着》中命运多舛的福贵,刘书池便觉得自己面临的困难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之外,阅读更是锻炼了她超强的自学能力,也正是这些能力让她在保研面试中脱颖而出,收获胜利。
据了解,在面试前的两个星期,她才收到南京大学的笔试通知,通知中指定了三本参考书,其中有两本是她没学过的。时间紧,任务重,保研成功与否对未来的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她绝不会轻易放弃,也绝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当她拿到书籍之后,依靠良好的阅读习惯,迅速制定阅读计划:整体浏览所有章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细化安排每天任务,把任务碎片化,目标具现化,同时配合做一些习题来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凭借超强的自学能力和规划能力,仅仅两周,她出色达成了预期目标,顺利通过复试,保研成功。
饮水思源,感谢生命中的“过客们”
刘书池说,一路走来她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助,班主任和导师们为她指点迷津,师兄指导她写论文,师姐不厌其烦地指导她做土壤学实验,告诉她哪些是重点,哪些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面对浙江大学与南京大学同时抛出的橄榄枝,她有点拿不准主意,多方咨询老师均得到南京大学自然地理专业优势更突出的答案后,她便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全身心的投入才让她收获了最后的胜利果实。当然,她更要感谢那个专注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在川农挥洒汗水的自己。
也许多年后,她依然会响起雾气弥漫的早晨和操场慢跑的人们,图书馆玻璃窗映射出的天光云影,无数次走过的通往实验室的绿茵小径,踏实积累,专注思考,持之以恒的小小身影……这些点滴构筑成了她大学的宝贵回忆,也带给了她自信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