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游成铭,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4篇,中科院分类TOP期刊3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8,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沈国舫森林培育奖励基金”、“梁希优秀学子奖”以及“2020届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
倾心自然,埋下科研种子
“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研,可能是大自然那么美,总想去看看吧!”游成铭记得的是,刚接触科研时看见的美丽世界。从大一开始,他每个暑假都报名参加本科导师干友民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跟随导师到野外采集样品。他去过黄龙九寨、若尔盖花湖、甘肃尕海、内蒙古大草原,这些地方广阔又美丽,但科研任务也很艰巨。他的一天从6点就开始了:顶着晨雾起床,经过漫长的车程,到达荒无人烟的大草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午饭就用干粮解决,下午又继续调查,有时趴在草地上一趴就是一整天。
休息的间隙伴着风吹动草原的声音,他听导师讲着各种关于草原的知识和故事,和师兄师姐们谈天说地。每次乘车回去的路上,车里放着当地动人的旋律,随着汽车的颠簸,扫去了一天的疲惫。累了一天的他们,端上桌的菜总是来一盆吃一盆,饭菜一扫而光。
辛苦的科研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科研的种子。因此在本科的末尾,他毅然放弃了已考取的事业单位,选择了继续求学。
心无旁骛,坚持科研道路
获得高质量的硕士学位并不容易,不仅要独立完成相关实验,还要撰写科技论文。因为学术论文对文章布局、段与段之间的递进、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都有严格要求,游成铭写第一篇中文论文花了一个月,前前后后修改了30多个版本。让他特别感激的是,导师干友民教授和胡中民研究员不厌其烦,手把手教他如何分析数据,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最终帮助他攻克了第一道难关。
开展硕士毕业论文试验时,课题组里只有他被安排到内蒙草原的一个定位监测站。进入陌生的环境人地生疏,他独自在样地里忙碌,找不到说话的人,他就自言自语,看着草原的落日,向着故乡的方向诉说自己的思念。在研究中遇到问题,除了向导师求助外,他还在开组会时主动向其他学校同在站点的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学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论文试验完成后,他面临继续读博还是工作的又一次人生选择。读博,可自己没有什么科研成果,会不会没有老师愿意接受?工作,但心中科研的小火苗已经开始蔓延,舍不得熄灭。经过反复思量和心理斗争,他决定继续读博。经过努力备考,他如愿成为我校林学院的博士生,得以继续自己的科研道路。
乐此不疲,不忘科研初心
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是一件脑力活,还是一件体力活,不仅要和自己赛跑,还要和时间赛跑。
博士实验需要有系统性和一定的创新性,系统性要求实验需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创新性则意味着有一定的难度。一进博士生课题组,导师杨万勤教授就让他阅读相关文献,构思博士实验,再与导师组的老师们反复交流和论证。受跨专业的影响,他的实验量要比其他同学大。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集中时间学习和避开实验室使用的高峰期,他放弃了课余生活,还几乎把所有假期都安排上了实验。
为此,他暑假从没回过家,寒假过年了才回去待几天,想家人了就打电话。他去野外采样,时常忍受蚊虫的叮咬和寒风冷雨的吹打,回到学校,早累得不想起身吃饭。做室内分析,一做就是连续好几个月的从早到晚。师弟师妹都说他对自己狠,就像一台机器,整天除了自习室就是实验室。女朋友也常开玩笑:“我在跟一个呆子谈恋爱,不懂浪漫,不懂生活,只知道文献和实验。”可是,想到一直以来对科研的坚持和热爱,他就忘记了疲惫,忍不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实验只是攻博的第一道坎,后面还有论文这座大山。他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看了很多文献,却仍不知道如何下笔,导师鼓励他:“每天写500个单词,初稿很快就能完成。”文章写出来后,他有过多次前一晚投稿第二天醒来就收到退稿信的经历,屡投屡拒让他气馁,甚至感到挫败。是课题组的老师们找他谈心,帮着分析问题,鼓励他不要放弃。有时,谭波副教授见他状态太差还会对他说:“是不是很久没有吃肉了?晚上出去搓一顿?”“读博不长胖几斤,说明肚子里面知识还不够,还不够努力。”就这样,他博士毕业时体重真的增加了近40斤。他说:“我博士能顺利毕业是因为遇到了良师益友。很感激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与鼓励,也很感谢师弟师妹的帮助以及学院和研究所提供的平台和环境。”
博士毕业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现在,他已经成为学校林家铺子的一员,将留在生态林业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游成铭说:“科研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