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研途风采】张进威:精益求精,步步为营
2020-07-01 16:25  点击:[]

人物简介:张进威,中共党员,系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2020届博士毕业生,师从帅素容教授和李明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猪的分子遗传育种。在校期间荣获“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助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等奖项,以第一作者或共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20.253。他已通过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未来将从事无菌猪的研发与应用相关研究工作。

做埋头静心的初学者

2014年,张进威以硕士入学考试初试和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动物科技学院,能够成为李明洲教授的弟子,他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然而短暂欣喜之后,他陷入了对未知的恐惧和科研的迷茫。

刚进入李明洲教授团队时,看到周会上师兄师姐讲述的科研论文和全英文PPT,脑袋一片空白,他感到很惧怕,又不知如何下手。一开始,他难以进入状态,就把论文每个图表包括横纵坐标数量单位等都吃透,不放过任何信息,自然就会明白作者表达的意思,甚至还可以找到研究的短板,在李明洲循循善诱的鼓励下,他终于渡过了艰难的开始,明白了做科研并非一蹴而就。在研一阶段,他借鉴前人经验并逐步探索,建立了外种猪和地方猪脂肪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将探索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发表了关于脂肪细胞形成调控的核心期刊综述,这些基础的科研训练让他逐渐建立起对科研的信心和兴趣。他认为做科研一定要静得下心,浮躁是做科研最大的障碍。尽管知识无限,而每个人的认识有限,只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善于归纳总结,整理主线,哪怕是进入一个自己不太了解的领域和方向,也能快速掌握背景,并开始新的研究。

以全局思维大胆试错

“做科研一定要全局性多方位的思考,然后大胆尝试,不要怕犯错误,犯错同时也是暴露问题发现不足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错误就陷入不做事就不犯错的死循环。”这是张进威在实验过程中反反复复的失败和改进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他想起在2016年做细胞低氧相关研究时,几十次的反复尝试,细胞一直不能获得有效的低氧响应表型,他甚至开始怀疑细胞株是否多次传代遗传不稳定导致某些低氧响应基因表达异常,然而,在逐一排查后,最终锁定到培养液的溶氧异常。尽管科研上难免会走不少弯路,但他坚信只要善于总结,每出一次错就排除了一种可能性,也就距成功更近一步,科研上同样是风险与挑战并存。

谈到试错,他感叹:“非常感谢李老师的耐心引导,他在科研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对研究生们‘走弯路’极其宽容,时常鼓励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逻辑并大胆尝试,要把错误背后蕴含的有效价值挖掘出来,逐步积累后就是下次成功的筹码,而科学研究中最大的错就是犯同样的错”。

以强大内心的追求卓越

读博后,在帅素容教授和李明洲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张进威向更深入的方向进行研究,他将视角从读研期间农业动物心血管系统对高海拔低氧适应性的研究,转移到猪的重要经济性状——脂肪沉积的研究上。脂肪组织内也会出现低氧?脂肪组织低氧有什么生物学意义?脂肪组织低氧对动物脂肪沉积有什么影响?这一连串的问题也让他逐渐打开了脂肪组织研究的另一扇门。于是他开始重新认识低氧,认识脂肪组织的功能,最终将生物学问题锁定到不同生命周期的脂肪细胞流对低氧的差异响应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然而,不同物种脂肪组织的分布和种类上差异很大,那么它们的差异有多大?在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如何?这与物种特异的适应性关系如何?

在李明洲引导下,他再一次对自己的科研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明确,最终确定为对脊椎动物不同解剖学部位脂肪组织的差异及进化关系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对农业动物的肉质遗传改良和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与人类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解析紧密相关。他认为,当撕开了对某个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的口子,会逐步发现其中涉及到的生物学问题别有洞天,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促进新的发现,科研就是需要这样的正向循环,不断螺旋式向前,最终推进人类对某个小方向认识的极致。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强大的内心非常重要,因为这一过程潜意识中一直会存在自我否定,只有保持对研究内容的足够自信,并通过充分的科学文献理论和实验数据来支撑这种自信,才会最终推进对某个领域的认识和发展。

在攻读博士期间,张进威以第一作者或共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253。目前已通过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未来他将在国内唯一的无菌大动物平台从事无菌猪的研发与应用相关研究工作。在川农大学习生活的6年里,他已将“川农大精神”镌刻于心,这是他未来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和重要支撑。回顾研究生生涯,张进威最想告诉师弟师妹们的是,在科研的道路上,最大的捷径就是将冷板凳坐热,一定要坚信,勤奋耕耘,终将云开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