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求学记】黄玉:坚持发展兴趣才是硬道理
2020-12-02 11:16  点击:[]

人物简介:黄玉,女,共青团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2017级学生,必修课加权平均成绩同年级同专业第一名,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同年级同专业第二名。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赛二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等10余项荣誉奖励。参加夏令营获得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offer。现已被保送至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探索专业兴趣领略生科之美

初入校园时,黄玉经历了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的迷茫期。当时的黄玉,内心深处不太喜欢生物技术这个专业,但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内心深处的迷茫,使她也曾自暴自弃。“曾经偏执地认为这是一段错误的旅行,所做一切皆是在浪费时间,这种想法甚至导致了自己对专业成绩的不在意和不上心。”黄玉谈到,“一切源于偶然,与朋友相约参加了几场学院举办的生物电影赏析沙龙,正式开启了自己与生物的不解之缘,《源代码》《盗梦空间》《超体》这一系列的电影赏析及相关生物知识,深深地吸引了我。”参与电影赏析活动后,黄玉逐渐对脑科学这个未知领域异常着迷,激发出了她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大一在寻梦的迷雾里徘徊,使黄玉的成绩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理想,但这并未动摇她朝着脑科学研究追梦的脚步;大二伊始,在班主任老师指引下她拨开迷雾——研究脑科学必须有扎实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做支撑。于是黄玉坚定了前进的目标,也开始了大学学习的新征程:课前主动预习,上课认真听,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次提问,课后及时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在期末复习月时,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对早已熟悉的知识进行多次巩固,书本复习二到三轮早已成为习惯。”这看似简单枯燥的事情是勤奋和坚持的外在表现,对扎实掌握专业知识非常重要。黄玉坚持做到了,大二学年必修成绩冲到专业第二,大三学年必修成绩冲到了专业第一。

发掘科研乐趣演绎生物魅力

“成绩有了保证,就要另手准备科研,重要秘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黄玉兴奋地讲到,“真正喜欢上生物,让自己发狂的应该是参与科研兴趣项目,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真正发现了科研的无穷乐趣!”对于科研这个陌生领域,黄玉抓住每一次机会,勇敢尝试。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常常会使黄玉有一种深深的无助感,这时的她,会去主动与参与了学校生物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竞赛和四川省大学生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的师兄师姐交流,向师兄师姐取经、学习,先确定方向,然后主动查找、阅读文献,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让起初一片空白的画卷,开始有了或深或浅的颜色。

在大二时,黄玉选择了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吴琦老师作为导师,指导自己进一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起初黄玉认为那些最基本的提质粒、电泳、PCR等实验操作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来就行,可是事情并不如她所想。做实验时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一步是为什么,不知道这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也使满怀信心的她备受打击。此后,无论是做什么实验,她都会提前把实验原理、试剂作用弄明白,也会在师兄师姐讲解时,拿自己的小本子记录下来,日复一日,她储备的理论知识便如她的小本子一般厚实。

“枯燥的实验操作,繁琐的数据处理,一次一次的失败,有的人会感到很累。”但在黄玉看来,“这是稀松平常的事,这恰恰是对科研精神的培养和对科研技能的训练。”对于每一次任务,黄玉都会拼尽全力,做到满意为止,因为她始终相信努力会有结果的。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促使她抓住每一次能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机会。三年来,她参与了五项科研项目。

追求人生志趣破解生命密码

为破解生命奥秘,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而揭示脑的奥秘,更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终极疆域”。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与梦想的距离也只差最后一步,虽然这时的黄玉对于保研之事胸有成竹,但她从未懈怠丝毫。她没有放慢自己的节奏,甚至比之以往更加全神贯注和小心翼翼。黄玉提前一个月准备自己保研资料,包括大学三年里获得过的所有奖状、推荐信和自荐信等等。“保研打的就是信息战。”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遗憾,黄玉拿到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offer。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各个高校都采取了线上面试。特殊的面试方式,并没有扰乱黄玉的节奏,她先将自己参与过的所有科研项目资料都过了一遍,再把脑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搜集掌握,而相关的专业英语对于她而言也早已熟记于心。机遇青睐于做了精心准备的人,所有的前期努力和准备成为黄玉在面试时轻松自在的底气。“不断坚持,不停努力,从你到‘更好的你’充满无限可能。”黄玉如是说,“最终选择复旦大学脑科学科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也是对自己当初追逐梦想的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