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求学记】于念叶:书籍载心 科研铺路
2021-01-22 16:24  点击:[]

人物简介:于念叶,动物科技学院水产专业2017级本科生,曾任水产201703班学习委员,水产201902班班主任助理;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高校图书馆2018“校园最美读书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四川农业大学“读书之星”等多项荣誉;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通过科研苗子专项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书香氤氲沉淀自我

“书痴,不可一日无书。”提起于念叶,朋友们都笑称她是个地道的“书虫”。阅读是于念叶保持最久和最大的爱好,不管多忙,每天都会专门抽出一整段时间来看书。

“大一入校后第一次班会班主任就鼓励我们大学要离开寝室,我是不怎么在寝室里呆的人,课余时间要么去实验室,要么就泡在图书馆。”在大一的课余时间里,于念叶经常出入图书馆,几乎每天可以读完一本薄本读物,还因此成为当年三校区图书馆借阅的第一名,并在四川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18年开展的“寻找校园最美读书人”活动中夺得“校园最美读书人”称号。

在于念叶看来,既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那么重要的就是如何利用好每一分钟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课余时间用来看书或者投身志愿公益,是于念叶莫大的快乐。“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的话激励她热爱读书近乎痴迷。对她而言,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更多的是从中汲取知识与力量,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从书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虽然是“书痴”,但她并不是个“书呆子”。在各类社会实践、志愿公益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中都有她活跃的身影,曾获得鱼菜共生技能大赛特等奖、水产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优秀奖等奖项,还成为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骨干志愿者,积极为2021年在成都的举办的世界大运会献力。

科研探索认知自我

“从中学起,我就特别爱上生物课,应该说也很擅长。一节课上完,就可以把那堂课的内容完完整整的背下来。对于生物类的知识,感觉自己脑子里像是有个摄像机一样,全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总觉得跟生物类专业很有缘,也想一直继续深造下去。”出于对生物知识的热爱,于念叶从未犹豫过是否要读研,一开始就笃定主意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大一她就早早加入了李志琼教授的课题组,从最基础的清洗试管、饲喂实验动物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融入到科研实验中,在同一个课题组一呆就是三年。

凭着对生物类知识的“小天分”,再加上她一直记得李志琼老师所说的“理论先行”,在实验的前期准备、设计中她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为后面的实验预留出了足够预案时间,并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犯错。饶是如此,科研之路也还是充满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与坎坷。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生,导致一批细胞实验样品被不可逆的损毁,近半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团队成员们都心痛至极。好在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于念叶从来不曾真正灰心,尽力尝试了补救但由于伤害太严重无果后,在师兄的指导下一起紧急调整了实验的方案,最后终于完成课题研究。正如能长年坚持每日阅读一样,在科研上她也始终这样抱着日拱一卒、持之以恒的精神,耐心将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一一解决。

于念叶与团队成员开展的是“转录组分析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濒危长江鲟免疫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在几番波折攻克实验难题后,本以来拿到了实验结果就算“修得正果”,没想到接下来遭遇到多次来来回回的返修,这让组员们倍感受挫。“有一次,打开邮件,一位审稿人在修改意见后面这样写道,‘科研需要你们这些有梦想和责任感的年轻人,欢迎你们’。想起自己的那份科研初心,就算过程再波折再困难,也会继续怀揣热情去探索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磨炼中,于念叶对于科研的态度反而更加清晰和坚定。

通过不断学习和试错,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也并不拘泥于自己现有能力范围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于念叶是幸运的,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成功通过科研苗子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在科研实验中战胜大大小小的挫折的经历,给了她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和自信,最终通过努力以共同第一作者成功发表SCI top期刊文章一篇,这些正是她成功通过科研苗子保研的宝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