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优秀学生标兵】林彬:志趣为帆,启航未来
2022-12-02 16:32  点击:[]

个人简介:林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3班学生,2021-2022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连续3年位列同年级同专业第一。曾任信息工程学院第八届学生会执行主席、台球协会团支书、大数据应用实验室负责人、小班组织委员。曾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级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十佳、第二课堂标兵等荣誉12项。获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互联网+”全国铜奖、蓝桥杯全国三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励35项。已发表7篇SCI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890。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我从不逼迫自己去进一步尝试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会朝着兴趣努力。”这是林彬一路上的追求写照,立志趣行千里。

稳中求进,探索心之所向

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林彬,和所有人一样对未知的未来怀揣着期待与迷茫。作为一名农业大学学计算机的学生,面对周围人的质疑,林彬选择用行动证明,农业与计算机也能碰撞出炫丽的火花。“咬定一个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林彬稳中求进,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决心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与部分同学只为盲目追求二课分而参加了许多自己不喜欢的活动不同,林彬更倾向于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不想毫无目的地忙下去,我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做到有意义地忙碌。”林彬一直追寻内心的向往,满怀热情加入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应用实验室,从项目、竞赛中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第二课堂成绩稳步提升的同时,收获了宝贵的科研竞赛经验和实践机会,形成了由兴趣主导的良性循环。2020-2021学年,林彬的第二课堂获得专业第一、年级第一、全校第三的好成绩。

或许在外界看来,林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卷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早已沉浸在追求自己所爱的幸福当中,自得其乐地忙碌着。

足履实地,直面困难挑战

“成长历练肯定是非常辛苦的,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挑战新鲜、感兴趣的东西,那样才会有所收获。如果一直做自己熟悉擅长的事情,那只能是完成任务而没有进步”。回顾这一路上的艰辛和挑战,林彬都是微笑着说“就是迎难而上了”。

林彬不仅在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表现突出,对于数学建模类的比赛,他也十分感兴趣。当兴趣涉及太多领域,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也纷至沓来。林彬常常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准备多项工作和比赛。正如之前林彬率领团队全力冲刺数学建模国赛的同时,“互联网+”以及即将到来的新生大会等工作让他难以兼顾,压力倍增。面对时间的冲突,林彬和他的团队没有任何抱怨或消极懈怠,而是利用空余时间不断交流解题思路、调整建模方法、优化论文结构......最后在成功杀入国赛后,更是开足马力,一鼓作气,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佳绩,填补了我校10年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的空缺。

专业成绩方面,在大二专业人数从90多人增加到263人的情况下,林彬更加刻苦努力,综测成绩从89分提升至93分。“微微笑,咬咬牙,一切都因你的勇气如你所愿”,林彬不惧挫折和失败,他坚信,微微笑,再坚持一下,就能看见自己想要的生活。

贪心”人生,活出完美姿态

一个“科研大佬”,被扣上的标签可能是“只知道学习”“敲代码的小怪兽”,但在林彬这里,学习、科研、学生工作、课余爱好,他竟用“时间”这座天平完美权衡。“如何权衡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是我最常被问的问题。对此我想说,我将‘贪心算法’用于生活,将事情排个急缓,然后选择做每件事情的‘最优解’,当下的时间安排便是最好的选择。”谁也没有三头六臂,但是林彬的“贪心”算法将时间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数倍。

对于需要兼顾的科研、竞赛、学生工作,林彬并不是循规蹈矩,他选择用兴趣将它们有机结合。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林彬不忘将学生工作与信息技术创新融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设计了云端重走长征路微信小程序,覆盖全校24个学院,超过1500人参加学习。让同学们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学有余力时,林彬也不忘以自己所学,服务身边更多的人,散发光和热。他在最大的中文IT社区留下自己的学习见解,累计展现量38万次,单篇文章最高展现量近20万,被1000余人收藏。

目前林彬已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学,走向常人眼中巅峰的他并未停息前进的脚步。“进入了更高学府,我只能选择继续努力向前”,拿着周围同学梦寐以求的offer,林彬选择进一步努力,先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梳理归纳,提前进组实习,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开启新的征程。

志趣的帆已经扬起,他从理想的码头驶离,向着新的目的地前行。对于林彬,这四年的努力和成就已是过去,“志趣+努力+‘贪心’算法”是他远航的助推器。新的征程,他一定会在自己的热爱中继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