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魅影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青春魅影 > 正文
【求学记】李丁香:不忘来时路,丁香自成春
2023-11-02 14:34  点击:[]

人物简介:李丁香,女,中共党员,人文学院汉语2020级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等20余项奖项、荣誉。现已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山坡,走到四川农业大学,她不禁回想起这求学逐梦的十余年。“从村小到全县最好的初中,再到全免学费进入全市最好的私立高中,是父母用手中的锄头一把一把挖出路来,把我送往山外。”李丁香动情地说道。

扎根新土,静耘深耕

看似顺遂的道路终究有太多不如意。2016年,初入高中的李丁香把“北京师范大学”写在目标大学一栏,坚定地要去北京。2019年,她被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由于心有不甘,选择复读。2020年高考,她以相近的分数再次填报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她坚信这应该就是命运使然,逐渐意识到也许这是一片适合自己的天地。于是她在专业学习上静耘深耕,三年累计必修加权成绩94.01,位于同年级同专业第一,在已修63门课程中,95分及以上课程共计33门。今年的7月和9月,她两赴北师大,最终以全院第一的推免综合成绩推免至北京师范大学,实现了自己七年来的梦想。

蔓连黛叶,纵放繁枝

高考结束后她在自己的公众号回顾反思了高中四年的学习,阅读量突破3000,这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对新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她如愿加入枣子团队学生记者团新媒体部,并留任副部长。同时参加和协助筹办两届新媒体学院培训,跟进和编辑报道毕业典礼、校庆晚会、学生表彰暨颁奖典礼等多场大型活动,在新媒体工作方面有了很多体悟和收获,并获得“优秀新媒体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等表彰。

此外,她还在中文系服务部参加学生工作,并担任小班班长和新生班级驻党,做好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同时协助新生班级处理各项事务,“虽然有时也会感到忙碌,但这些经历都让我的大学生活更有意义。”她开心地说道。

梢头缀玉,尽展百结

一路从农村走来,不变的是深厚的农村情怀。她参与了《范成大农事诗研究》科研兴趣项目,整理翻译范成大农事诗100首,完成学术论文两篇,也理解了早年隐居的范成大为了农民更好地耕耘而毅然入仕的决心。同时,她主持了一项乡村墙绘实践研究项目,助力农村文化文明宣传,并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校级表彰。当然她也深知开拓视野的重要性,参与校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 两种类型>中母女的缺憾补偿方式研究》科研兴趣项目,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和中美文化差异。

文字是中文系学生的标签,写作也承载着李丁香无尽的情感。2008年5月12日,地震给她的家乡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5月15日,时任总理温家宝来到木鱼说,“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受灾的偏僻山村。”国家领导人的话她牢牢记在心间,每每想起都备受鼓舞。大学以来,她以家乡青川为主题,写山坡上的生活,写地震后的变迁,获四川省新媒体创意写作大赛三等奖、第九届“耕读杯”校园写作技能大赛特等奖、第八届校园写作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七届校园写作技能大赛三等奖等多项奖励。此外,“建党百年,生生不息”一文也被选为学校作品代表参加四川省“静心读党史”比赛,并收录于校报。

晚堕兰麝,散诞素香

地震后,丁香所在的村小重建,得到了各地的援助,2011年至2013年,还在村小的她接受了外地大学生的支教,此后支教的种子也在她心中埋下。大学以来,她曾连续5个学期组织家乡优秀大学生回乡支教,进行课业辅导活动,多次获得院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及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并受到当地肯定。

禀生坎坷今当泰,积善初终志不移。两次高考,两次录取到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两次奔赴北京师范大学。十余年的跋涉,在成长,在收获,也不免会失去。于是她也逐渐悟到:走过的这一程,很多失去都无法弥补,很多经历也无需证明。采访的最后她淡定说道:“丁香也终会绽放,晚堕兰麝,纵放繁枝,在人烟罕迹处自成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