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活动 > 分会活动 > 正文
水利水电学院十周年院庆暨校友会成立大会举行
2024-10-28 09:23  点击:[]


弦歌不辍十年路,奋楫扬帆再起航。10月26日,水利水电学院建院十周年庆典暨校友会成立大会在第十教学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四川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张强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杨兴国,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云开,四川省水利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水利学会秘书长谢直卉,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夏勇,四川省水利人才资源开发与档案中心李春成,雅安市水利局、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出席,以及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水利水电学院历任主要负责人、校友理事会成员、优秀校友代表、水利水电学院在校师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大会分为“致青春·再起航”“谱新篇·水利梦”“新时代·新农人”“川农情·满天星”四个篇章,分别由学院党委书记马海、学院院长曹迎、学院副院长胡建、学院副院长卢修元主持。大会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实时将这一纪念性的时刻与海内外未能亲临现场的嘉宾们分享,近3000人次在线观看了直播。会上还首映了水利水电学院的建院十周年宣传片。

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曹迎作水利水电学院院情介绍。他从“披荆斩棘的昨日”“砥砺奋进的今日”“未来可期的明日”三个方面,介绍了学院十年间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水利水电学院的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和水利水电学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回顾了学院发展历程,指出水利水电学院十年发展之路是一条追求卓越、强盛学科之路,是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路。他认为,学院独立建院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本科到博士”的全面人才培养体系。他表示,水利水电学院作为学校一个重要的涉农近农工科学院,为支撑学校“工程学”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作出了极大贡献,学校会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其发展。

四川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张强言充分肯定了学院十年来的办学成果。他指出,水利水电学院作为水利教育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培养水利人才、推进水利科技进步、服务水利事业的崇高使命,希望学院赓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为水利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他表示,学会将继续加强与学院的交流合作,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水利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曹迎作水利水电学院院情介绍。他从“披荆斩棘的昨日”“砥砺奋进的今日”“未来可期的明日”三个方面,介绍了学院十年间取得的优秀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据了解,水利水电学院始终抓住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根本,抢抓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机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改革促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同时,学院积极参与勘察设计、工程咨询、普查调查、人才培训等服务地方水利事业发展的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国家重大工程主动作为,聚焦水利、水电、能源等领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和行业知名水利水电学院。

在随后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四川嘉泰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校友等共计捐赠了100万元支持学院办学。

会上,四川农业大学校友(基金)办公室主任袁一冰宣读了校友会成立批复,并为学院校友会授旗。

企业代表、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许进和2012届农业水利工程校友、成都中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然分别致辞。他们对水利水电学院建院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祝福,并表示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创校企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友代表、农业水利工程2011届校友、四川雅客集团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学院校友会副会长马兴旺在发言中表达了深厚的爱校爱院之情。他寄语学弟、学妹要牢固树立水利报国的远大志向,以开放自信、奋进昂扬的姿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使命的时代新人。

在随后举办的专家专题讲座论坛上,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院院长杨兴国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云开教授、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夏勇分别以“现代农田灌排智能装备与系统智慧管控”“涉水界面韧性防护新材料应用场景探讨”“智慧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与实践”为题作了学术报告交流。

与此同时,在第四教学楼216会议室召开“新时代·新农人”校友面对面座谈会,几代川农大水院人齐聚一堂,共话十年师生情。

当日下午“行业导师就业指导讲坛”举行。论坛邀请到四川弘诚天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许进、天津大学副教授尹宝泉、三峡大学教授李昌文,针对学科前沿、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就业等专题内容,与学院师生开展了互动交流,启迪学生专业思维、培育学生创新意识。